发布日期:2025-04-21 浏览次数:
2025年,AI眼镜行业迎来了“大爆发”,这一年也被业界称为“AI眼镜元年”。各大科技企业都坐不住了,纷纷开始布局,市场竞争瞬间被点燃,进入白热化阶段。
从 4 月份开始,AI眼镜、AR眼镜行业就像被按下了“快进键”,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,市场热度直接“爆表”。kaiyun开云入口在此期间,行业内大事频发,新品的发布与即将问世的消息接连不断,为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资本市场同样热闹非凡,各路资本竞相涌入,寻求在这一新兴领域中的投资机会。与此同时,企业们也纷纷调整战略方向,以期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,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。
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近期的行业风貌,VRAR星球整理并推出了近期 AI、AR 眼镜领域的最新动态专辑。这份专辑涵盖了行业内的最新资讯,希望能为业界小伙伴们提供一份全面、深入的参考指南,让大家能第一时间掌握这个行业的最新动态。
4 月 16 日,华为正式发布了智能眼镜 2 钛空圆框光学镜,配备小艺翻译、头部控制等功能,支持面对面翻译、同声传译、全天候智慧播报,续航为 11 小时,售价 2299 元。
功能亮点方面,包括:支持面对面翻译和同声传译功能,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进行翻译。支持点头接听、摇头拒接,通过头部控制功能,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点头或摇头动作接听或拒接电话,解放双手。内置了颈椎健康 2.0 功能,能提醒你注意颈椎健康,毕竟现在大家低头看手机、看电脑的时间太多了,这个功能还挺实用的。
续航方面,眼镜支持长达 11 小时的音乐播放和 9 小时的通话时间,确保用户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无需频繁充电。(更多内容,点击《余承东亲自带货!华为智能眼镜2钛空版黑科技大揭秘:2299元值不值?》)
4 月 7 日,据维深信息 Wellsenn XR 爆料,阿里已经确定了 AI 智能眼镜项目方案,目前正在积极招聘和扩充团队,预计将于 2025 年底发布。
爆料称,阿里 AI 智能眼镜主要由智能信息事业群旗下的天猫精灵团队负责,硬件规格将超越 Ray-Ban Meta 智能眼镜,采用高通 AR1 芯片 + 恒玄 BES2800 双芯片双系统架构,“在功耗和续航方面将有更优秀的表现”。
爆料提到,眼镜摄像头与 Ray-Ban Meta 一样采用索尼 IMX681 CMOS,1200 万像素,摄像头模组由立景提供,整机代工则由立讯承接。
爆料还透露,阿里 AI 智能眼镜将分为两个版本,不带显示的 AI 智能眼镜,以及带显示的 AI+AR 智能眼镜,AI+AR 眼镜优先级更高。AR 版本将采用表面浮雕光栅衍射光波导,采用了单绿色的 Micro LED 光机模组。
在 AI 方面,爆料称 AI 智能眼镜将与 AI 旗舰应用“夸克”深度融合,夸克 AI 基于通义大模型技术,是将传统搜索升级为集 AI 对话、深度研究、任务执行于一体的“AI 超级框”。
4月13日,据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,字节跳动正计划推出自研的AI智能眼镜,并已开始与供应链进行沟通,商讨功能、技术方案、成本控制与上市节奏。这款尚未公布核心功能、发布时间未定的产品,很可能内置其自研大模型“豆包”提供的AI能力。
知情人士称,字节跳动自去年起就开始研发AI眼镜项目,kaiyun开云入口公司已招聘具备硬件设计经验的工程师参与开发,正在攻克的技术难题包括:在不牺牲过多电池续航的前提下,确保眼镜能够拍摄出高质量的图像和视频。
4月 15 日消息,李未可科技宣布已完成数千万人民币战略融资,本次融资投资方为合肥包河创投及上市公司米奥兰特、合肥滨湖金投。 据称,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李未可科技自研的WAKE-AI大模型技术迭代,以及AI智能眼镜的场景化应用落地,进一步巩固李未可科技在“AI+可穿戴设备”赛道的领先优势。据李未可科技表示,预计在五月将会有三款新品面世。
与此同时,李未可科技与中国移动正式达成战略合作,正式推出首款与中国移动深度战略合作的定制化AI智能音频眼镜,成为AI智能眼镜行业首批与中国移动达成深度合作的企业。据悉,李未可科技联合中国移动推出的AI智能音频眼镜G1000,定制化搭载中国移动灵犀智能体,围绕AI随时译、AI随身记、AI随心听及AI随地游四大功能,为用户提供商务、旅游及日常各场景的全方位AI服务。其中, AI随时译目前已支持超100种语言及20+口音英文的翻译能力,精准适配全球化用户需求。
影目科技:与中国移动达成深度生态合作, INMO AIR3 本月正式发售
近日,影目科技已率先完成关键的战略布局——与中国移动达成深度生态合作,成为这家通信巨头在智能眼镜领域的首个终端合作伙伴。据悉,这次合作最硬核的部分,是接入了中国移动自研的九天大模型:
· 在智能交互层面,AI 眼镜搭载九天大模型,具备更加自然的语音识别与人机对话能力;
· 在多模态融合层面,结合图文、语音、视频等处理能力,实现复杂场景下的信息理解与生成;
· 在端云协同层面,通过本地推理 + 云端算力的灵活协作,平衡智能体验与能效表现。
与此同时,影目科技旗舰产品——全球首款一体式1080P全彩智能眼镜 INMO AIR3 即将在本月正式发售。更多内容,可点击(《2025 年 AI 眼镜市场大洗牌?影目科技拿下通信巨头,打出“王炸牌”!》)
星纪魅族:StarV Air2 智能眼镜海外版新增阿拉伯语翻译功能,4 月底正式发布
4 月 13 日消息,据星纪魅族官方消息,StarV Air2 海外版新增阿拉伯语翻译功能,将于 4 月底正式发布,该产品已支持 14 种语言实时翻译。
星纪魅族 StarV Air2 智能眼镜于去年 9 月在国内发布,新品首发价 2799 元起。该产品采用光波导显示方案,整机重量仅 44 克,采用一体式近视镜设计,提供官方配镜服务,有棕黄两色可选。
StarV Air2 使用了星纪魅族自研的 StarVision 显像系统,超小体积单绿光引擎,支持 2000nit 高亮显示,采用滚轮交互,功能方面支持实时翻译、闪念速记、会议助手、AR 导航等。
近日,创维XR正式发布了首款全场景AI智能眼镜,融合高清拍摄、立体声耳机、实时翻译、AI助手等核心功能,机身重34.7克。
整体来看,续航是一大亮点。据创维XR介绍,在日常使用下,续航超过24小时,可满足全天候需求;在深度待机状态下,续航可长达10天。在录像场景下,支持连续录制1小时以上。并且,kaiyun开云入口30分钟快充即可充满100%,大幅缩短充电等待时间。
从性能上看,这款AI智能眼镜采用超集成化架构设计,采用创新的SOC+ISP+ADSP架构,可有效降低功耗,延长续航时间。通过传感器融合算法、自校准波束成形与深度语音分离网络(如Conv-TasNet)、换能器阵列优化结合动态追踪(IMU),配合端云协同与自适应学习模型,实现高精度防抖、远场降噪和定向音频的低功耗实时处理。
在拍摄能力上,拥有1200万像素,通过语音指令可快速实现记录运动及日常生活。
在AI方面,采用开放式AI架构,用户可灵活接入DeepSeek、豆包、通义千问等大模型,也可自定义AI服务商,隐私优先者可选本地化模型,性能追求者可选云端大模型。
近日,业内有消息称大朋VR(DPVR)自主研发的 AI 眼镜新品——DPVR AI Glasses 将于近期正式发布。该产品瞄准科技爱好者、商务精英及 Z 世代消费群体。
据介绍,DPVR AI Glasses 深度整合了专业影像技术,针对运动场景下的高频震动问题,搭载 EIS 电子防抖技术。该技术通过智能运动补偿算法,结合实时传感器数据捕捉与动态优化,可有效消除跑步、骑行等剧烈运动中的画面抖动,实现“所见即所得”的流畅记录体验,用户无需额外携带稳定器即可轻松拍摄高质量影像。
此外,DPVR AI Glasses 搭载的 DeepSeek-R1/V3 系列模型,依托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的技术支持,实现了端侧实时多模态处理能力。尽管具体功能尚未完全公开,但结合合作方的技术实力推测,该设备有望在出行、学习等场景中提供智能辅助与知识获取服务,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的“全能伙伴”。
韩媒 kedglobal 4 月 11 日发布博文,报道称三星推迟代号为“Haean”的智能眼镜发布计划,将延后到 2026 年推出。
消息称三星正在为“Haean”智能眼镜敲定规格和功能,其设计重点在于优化舒适性,确保眼镜能够适配不同脸型。此外,眼镜将配备多摄像头和传感器,以支持动作追踪功能。
虽然最终规格尚未完全公开,但有报道称“Haean”智能眼镜可能配备 12MP 摄像头和 155mAh 电池。
4月14日,知名苹果爆料人、科技记者马克·古尔曼透露,苹果公司CEO蒂姆·库克正全力推动增强现实(AR)眼镜的研发,甚至达到“对其他事务均不关注”的程度。
古尔曼称,库克十年来一直怀揣着打造真正AR眼镜的宏大构想,即一种可供用户整日佩戴的轻便眼镜。目前,库克已将这一构想列为苹果首要任务,决心抢在Meta之前推出一款引领行业的产品。有知情人士透露:“库克全心专注于此,对其他事宜均未予以关心。就产品开发而言,这是他唯一真正投入时间的事项。”
据国外媒体报道,苹果正在开发一款“带有摄像头和麦克风的眼镜”,类似于Meta的Ray-Bans智能眼镜,作为过渡产品。不过,苹果在隐私方面有所顾虑,不希望眼镜过度获取媒体内容,这与Meta的产品有很大不同。
4 月 2 日消息,据彭博社最新爆料,Meta 代号为“Hypernova”的高端智能眼镜,预计最早将于今年年底与消费者见面。
核心性能方面,Hypernova 智能眼镜的核心亮点之一是其独特的单目显示屏。该显示屏位于右镜片的右下角区域,用户在视线向下时可以获得最佳观看效果(换句话说,你并不是直视前方,而是要向下看)。启动时,屏幕上会呈现一个主界面,图标以水平方式排列,与 Meta Quest 头显的显示方式相似。
交互方面,Hypernova眼镜有两种交互方式。一种是,眼镜镜框侧面的电容式触摸,用户可以滑动、点击眼镜腿来滚动和选取应用或照片。另外一种是,这款眼镜捆绑销售了一款代号为「Ceres」的神经腕带,可以使用手势来控制眼镜,转转手、捏捏手指来滚动和选取项目,这款配件将在包装盒内随眼镜一起提供,这个方案也作为 Orion 的交互在去年进行过演示。
在价格方面,彭博社预计 Hypernova 的售价将超过 1000 美元,甚至可能达到 1300 至 1400 美元。(更多内容,可点击《揭秘Meta代号Hypernova:一款比Quest 3贵三倍的智能眼镜,值不值得买?》)
可以看出,今年第二季度伊始,各大品牌纷纷展示了其在智能穿戴领域的最新成果。这些新品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,更在设计和用户体验上达到了新的高度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,未来AI、AR眼镜的发展将更加令人期待。
VRAR星球每天都会发布XR领域深度文章及业内新闻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哦